BBS时代,要去各大峰会发贴刷评论。微博时代,买数据买粉丝就行。
而现在,“带货”能力最强的是一个个活跃在陌陌、知乎、豆瓣、抖音、小红书等平台上的大小V、营销号。
水军团队自然也跟随进化,开始养起这种营销号。顶峰时期,老邪手中就雄踞几百万个微博号、知乎号,还有各大媒体的报价联络资源。
老邪说,现今的水军操作模式更像一个帝国集团——首脑一声令下,每位水军点一簇火苗,活跃在网路上微小支点上的个体,能够点燃一场舆论着火。
他举了一个委婉的反例。
以前某乎首页上出现的话题:“XX是不是比XX唱功差?”、“XX是不是公益作假?”
这种看似负面的问题,是经纪公司和水军团队合作最常见的炒作形式。
虽然都是自问自答,分两拨水军,各站一边开骂。再买通几个粉丝团队的大大,把信息散布到粉丝群体中,这叫“遛狗”。
接出来,就等双方真正的粉丝彼此拉扯,把话题炒热,关注度就起来了。
“不怕负面信息影响演员形象吗?”我反诘了他一句。
“哪怕是负面新闻,也比没消息好!”有争议,就有关注,就有流量。
一旦有了流量,才能获得巨大的利益。谁不想要呢?
毕竟,一个成熟的水军团队都会专门进行舆论监测。把控整个营销风波的影响力,避免触线玩火。
由于负面炒作过头了,就容易造成各方注意。而小打小闹,根本不会有人管。
一场毫无意义的炒作,当事人收获了关注度、分发平台获得了流量、粉丝“捍卫”了自家偶像、路人看了场热闹。
看上去,似乎也没谁真正深受伤害。只不过,留下一个乌烟瘴气的公众舆论空间。
知乎上的讨论,如今看上去耐人寻味
大顾客、大品牌、明星演员,没有谁会乐意让外界晓得自己找水军。
为此,她们通常还会有稳定的合作团队,只要能保密,价格不是问题。曾有一个正式出道的组合找到老邪,想要让他包装炒作,出价170万。
好多名星经纪公司也会和粉丝联盟达成共识:刷榜,是一种业内再正常不过的操作手法。
“那些最难受的点子,都是顾客提的!”
老邪反复跟我指出,水军拿钱办事,大部份人只是为了赚个养家糊口的钱。
只不过,她们也跟好多“路人粉”一样,会依据自己的喜好和取向,对“办事”的对象作出选择。
那时侯,两个德高望重的老演员在网路上骂战。有人请老邪出山,给他开出40万,让他去诋毁其中那一位在业内口碑挺好的演员。
老邪拒绝了,由于他更喜欢那种要被贬低的演员。
但若果是另一个,他说自己可能就接了。
现在,越来越紧的管控下微博怎么买热搜,一旦涉及到骂战、虚假、负面、社会风波的项目,水军团队也开始显得慎重。
曾有一次,老邪见到接单群里有人在问有个负面项目是否要做,开价百万。
70个团队,只有8个应声。
水军团队内部也有一个交流群,会定期进行“业内剖析”。哪些案子该接,哪些顾客要绕路。
一群BOSS凑一起聊起刘鑫案,也会骂:这些事情也接,特么太畜生了吧!
前几年,网上曾热炒过一个90后男孩一路约炮,找临时男同学肩负旅游经费的新闻,虽然是为了推川一个旅游产品。
结果被曝出是炒作后,你们全跑去骂水军。
“坏点子乙方出,甩锅水军来。如同一出大失误,就赖给临时工一样。
公司、大V、媒体、谁不受惠?谁敢说自己就是干净的?”
老邪语调显得兴奋上去。
某付费水军群
“而且我们最压抑的是,做了好事也不能说。一说,好事就变坏事。”
以前有一个被陷害的人想翻案,媒体没有报导。对方辗转找到了手上有国外百家媒体资源的老邪。
没有固定平台就少了好多风险疑虑,水军靠的是资源运作。
那次,老邪拟定了一个方案。
先发一些有新闻资质,但特别小的新闻源网站。再安排二级、一级媒体转发。这样,负责编辑也能少承当一些责任风险。
一旦这样的事情被爆下来是水军团队做的,指责声都会冒下来:如何公益风波能够请水军,这不是弄虚造假吗?
可现在,比起角逐大众注意力的紧迫感,风波的真伪似乎显得没有这么重要了。
老邪在知乎的回答
后来,他给我发来了那两张翻案的截图“证据”,告诫我不要细写。
“穷生奸计微博怎么买热搜,富长良心。我只是想向你证明,我们真的会做好事的。”
最后
现在,他一个人搬去河南青城山下一个院子子里,前院屋后都是杂草。他花了好几周去拾掇四合院,修线、挖井,一个人走3公里才会到镇上。
比起和人打交道,老邪更想做一个远离俗世的归隐者。看过了太多人性丑恶,他宁可一个人呆在山林。
他再三重托我,不要透漏自己做文学网站站长时的称号,怕当初并肩的同事看见他不光彩的历史。
聊到最后,我问他为何乐意站下来讲出这种,自己也认为并不“光彩”的过往。
半年以来,老邪接受了上百家媒体的专访,但发觉最后下来的文章还是只有负面信息。
他说自己之所以还乐意下来讲,就是认为这些媒体对她们的爆光是有失相悖的。
如今大伙都在骂水军,虽然并不能改变哪些。
犹如一拳打在棉花上,棉花并不会遭到伤害。而这些被棉花包裹着的真正受惠者,也仍然安然存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