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抖音一个月,涨了18000粉丝。11月2号,在抖音分享书柜图片,配文谈六年来怎么积书成架,竟有不少人喜欢,那篇图文阅读量逾200万,涨了8000多粉丝。
当晚,粉丝涨到1.8万,且有200多人在我橱窗里买书——数目和速率,对许多人来说,其实不值一提,于我,却百感交集。
题目说“来抖音一个月”,是把11月2日作为来抖音的起点。实际上,来抖音是9个月前。彼时,同学怂恿,加上我确实想在抖音有所作为,遂录视频,谈的是我特别喜欢的书《与妈妈的卡罗拉》。
反响平平。
我不是轻易服输的人,又更新了视频、图文,一连分享了十几本书。
仍旧反响平平:涨的四五百粉丝,多是一些跟随我好久的同学。
说不沮丧是假的——我对我的文字颇为自信,分享的都是好书,在别处也有几十万粉丝——难道这类书在抖音没有受众?
差点就成了未解之谜。
10月末,抖音的同学联系我,说希望我继续更新。我大倒苦水,说文字在这个平台很难被认真对待云云。但同学苦口婆心抖音如何付费涨粉丝,说已给我打上标签,让我再试试。
那就再试试吧,于是有了开篇说的那篇图文。
并非行百里者半九十抖音如何付费涨粉丝,于我而言,“打上标签”似乎是技术性的“窗户纸”,不捅破,就仍然是原地绕圈,自逐其尾,不得其门。
书柜文章火了以后,我很受鼓舞。这三年认真读书,且给每本书写一两千字的文章,依托体系,更指出个人感悟。我逐一分享,好多抖音同学,也说我的文字“真诚、切身、准确”。
虽是谬赞,我很开心。
视频时代,我志于文字,是信任文字在传播中无可取代的疗效,也存了给文字以尊严的低贱雄心。
文学送给无限的少数人,毕竟我分享的是阐述人的精神世界和现实窘境的书,所谓“严肃文学”,受众虽然就更少。但抖音庞大的用户基数,让“无限”不再是一个宽泛概念,但是具体的、可以发觉的人。
找到她们,是我的辛运。之后似乎会找到更多。
我分享书,把我读过的书、喜欢的书置于橱窗,有人批评说“你也是个卖书的”,我丝毫不以之为耻,相反,把我认可的书传播出去,我认为是功德。
一个月出来,橱窗里的书有近400本被人发觉,被人读到,想到我读它们的兴奋和喜悦早已传递出去,我就无端地认为充实和快乐。
#图文拔草机#创作灵感#书单推荐#好书大晒#自媒体创业#100位编辑的年度书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