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传硕士毕业去卖房引热议,互联网戾气为何越来越重?

本文转载自:正解局(ID:zhengjieclub)

这些状况发酵下去,平台的流量和财务数据越来越好,钱是赚得越来越多。但社会和时代将要付出的代价,却实在无法想像。

“中传95后硕士结业去买房”,见到这条信息,是不是感觉恐惧?是不是感慨读书无用,“内卷”严重?看了是不是想躺平?这是近七天,一条阅读量达到2.1亿的微博热搜。

中传硕士毕业去卖房引热议,互联网戾气为何越来越重?

不出意外,相关微博下,哈喇子奔涌。

“制造争端、引发冲突的稿件是更容易获取流量的……这也是互联网上怨气越来越重的诱因之一。”6月26日,B站组建12华诞之际,监事长兼CEO陈睿发表讲演,不点名地批评微博热搜。

“社区就是要产生共识,而不是制造争端。现今网上的好多其他平台,它通过一些有争议的内容来获取流量。”陈睿的话,在网上惹起广泛共鸣。

他话音刚落,6月29日,公众号爆文《鲍毓明回去了,罗翔离开了》刷屏同学圈,很快便突破10万加。

事情起因是,受到知识和法律界认可的中国政法学院院长罗翔,被迫因一条#被罗翔的三观震撼到了#的热搜,而选择离开微博。同时,因“性侵养子案”声名狼籍的英籍律师鲍毓明,却跳下来痛批罗翔。

这条逼走罗翔的热搜,一开始的传播指向是夸他的,不想却很快被大量人身功击吞没,热度不断攀升,而微博站方并未采取任何约束。

而此前在微博上“人人或曰可杀”的鲍毓明,这时反而海量吸粉。

中国是须要更多的罗翔,还是更多的鲍毓明,不言而喻。而在新浪微博,热搜榜告诉世界,中国网民更须要的,是鲍毓明。

赢得了流量,却扔掉了荣辱是非,一次次一天天,让不少人对新浪微博以及微博热搜的流量价值观深表忧虑。

其实,中国网民和微博热搜,起码有一个病了,还病得不轻。为了搞明白背后玄机,我们统计了2020年6月到2021年6月的9万条微博热搜,想从中综观出一些疲态。

作为门户时代少有的活得不错的遗址,新浪微博月活超过5亿。把微博视作一张报纸的话,热搜就是头版。

热搜主要看热,顾名思义,冲着流量而至,随流量而去。

5亿多用户,每天都会盯住热搜榜那50个坑位,随时填放无穷的时间和精力。

起码数十万广告公关业者,饭碗也系在那50个坑位上。靠刷榜、操作热词,乃至直接花钱买,乙方的诉求将按量登榜,一如当初的“8点20发”。

用户困在热搜里,热搜困在流量里。捉住流量的,又是哪些呢?

2018年1月初,因“紫光阁地沟油”事件,微博热搜被下线整治。此事因《紫光阁》杂志(隶属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)批评劣迹演员PGOne传播负能量而起。

当时,部份粉丝据说“紫光阁”批评了自己的偶像,还没搞懂《紫光阁》是哪些,以讹传讹以为这个名子是家酒店,于是使出泼秽物的老伎俩,把“紫光阁地沟油”操作上了热搜。

新浪微博回应称,“紫光阁地沟油”并未真正登上热搜榜,且并非PGOne粉丝花钱刷榜。这个解释因过分牵强,无论网民还是官方都不认可。虽然,1.4亿阅读量,7.7万条讨论置于哪里,这都没上热搜,恐怕热搜都不答应吧。

更重要的是,一两个演员的狂热粉丝买热搜,尽管有冒犯性,但害处性真大不到那里去。饭圈文化其兴也勃焉,其亡也忽焉。虽然我们整理的9万条热搜里,有三分之一是关于名星八卦的,数目不少,但大多是一次性的,不成气候。

反过来,由极某些不良动机者煽惑,无数微博用户误把“紫光阁”当酒店,并与“地沟油”深度捆绑,微博热搜的政治担当和平台责任,又彰显在那儿呢?

2018年2月,整改十月后,微博总工裁曹增辉对媒体表示,微博会控制名星娱乐的比列,更多诠释正能量。

新浪微博做到了吗?我们的统计显示,随后名星八卦霸榜热搜的比列,并未显著降低,甚至还由于一些名星的情变造成微博宕机。

老问题没解决,新问题又突出。2020年6月10日,新浪微博第二次被公开限期整改,要求暂停更新热搜榜和热门话题榜一周。

此次的缘由是“干扰网上传播秩序,传播违规违法信息”。后一个比较笼统,前一个指向则非常显著——新浪微博某股东企业一位高管被夫人爆光外遇,该话题很热好多人搜,却很快遭到微博热搜下架,唤起舆论强烈大跌。

但这也是一个抓手,“严禁资本控制舆论”很快成为中央到地方、官方到民间的共识,更上升为中央决策。整改是有效的,微博热搜收敛了好多。

但是极少有人意识到,“流量控制舆论”可能比“资本控制舆论”更加糟糕。

流量除了抓走了用户,还抓走了微博自身。2018年初开始,微博股价一路狂泻。2020年股价最低时,微博估值只有2018年初的五分之一。与之伴随的,是用户数目和产值的双低迷。怎么反弹股价,怎样保用户保产值,是否“饮鸩止渴”,成了经营者不得不思索的问题。

不少人觉得,微博热搜以娱乐话题为主。9万条热搜里,我们发觉娱乐话题确实在热搜绝对数目上占比不少,而且上得快下得也快,通常只有几小时热度,并不能持续吸引网民眼神。

热搜里真正“热”的,总之是与普通网民更紧贴的社会风波和社会情绪。并且,越是极端风波和极端情绪,网民就越有抒发欲和传播冲动,就越热越有流量。

这个“热”,我们用在榜时长作为统计维度。经过梳理,可以看见微博社会类热搜话题在榜时长前50的,大量涉及到争议性议程,有的议程在榜时间超过一周。

以刚才过去的6月份为例,有一个热搜话题为#小S提醒已婚男性不要随意离婚#。

事实上,无论古今中外,任何一位已婚男性都不能随意离婚。小S此论在6月2日能成为热搜榜一,毕竟针对的是刚颁布的三胎新政——婚都不结了,还要哪些三胎?

可能是食髓溢香,6月16日,#小S说不要为了母亲生男孩#再度霸榜,热度3317515。

但很挖苦的是,小S本人一口气生了三个女儿。据她自述,每一次生育都心甘甘愿,对外诠释的也仍然是全家幸福美满的人设。如今,举国热议三胎话题,她站下来教诲年青男性提防婚姻和生育,动机我们不好猜测,但这种“毒鱼汤”的弊端,可能还没有完全呈现。

6月份离小S两条热搜热度接近的,是#院长称生三胎或能减轻教育恐惧#,上海学院学院新闻大学院士张子强由于一段言论,遭到冷嘲热讽,微博主流舆论质疑他为给三胎新政站台,睁眼说假话。

但考量张子强原话,只不过在说“把希望寄寓在一个小孩头上”容易形成更多恐惧,假如有更多诸如三个女儿,父母的态度会好好多。张子强结合自身育儿经验的肺腑之言,却让微博网友给他扣上了“昧着良心为政府三胎新政站台”的围巾。

这其实是微博提高用户活跃度的营运手段——这类贴子下方,参杂着无数哈喇子战:主张不婚的撕离婚的;主张不生小孩的撕多生小孩的;“女拳师”撕“直男癌”的……

几乎没人提到,三胎新政是中国为了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战略性决策,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依赖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任由不婚节育的“毒鱼汤”泛滥成灾,残害中学生,就是在坐视我们亡国灭种。

在6月1日至23日,另两个榜一话题分别是6月11日,#腾讯试点强制6点上班#,以及6月19日,#李雪琴郭麒麟成年人社交潜规则#。

这5条月度最热的热搜,都是话题类的,婚龄年青人是最核心受众。这证明微博的年青化并非虚言,但年青化的指向,却有点“丧”。

这24天中,最热的社会新闻热搜分别有:

6月5日,汽球被吹飞母亲顿时紧抱母亲;

6月13日,被考研失败的学长骂难受;

6月21日,母亲为父亲聘礼钱给亲家跪地;

6月22日,保时捷礼让行人遭奥迪别停疯狂撞击;

新浪微博的slogan是“随时随地发觉新鲜事”。在成立初期,“围观改变中国”也一度风行于微博之上。

试问,中国5亿多微博用户尤其是年青用户,假如仍然围观名星绯闻和里面那些话题和新闻,又怎样改变中国微博买热搜,又会把中国改到何处去?

从2018年至今,微博热搜的两次下线整改,就会在知乎等社区形成新话题,例如“没有热搜的日子”。好多网友坦称,她们打开微博就是为了看热搜。

可以说,新浪热搜在议题设置、传播疗效和社会动员力上,不亚于中国绝大多数媒体。这样一个平台,热搜榜上此起彼伏的关键词和话题,既是5亿多用户信息需求和情绪偏好的投射,又决定了她们能见到哪些,怎样想。

简而言之,微博热搜仍然在,也将继续打造5亿中国人的网路人格。她们如何样,中国网路的风气都会怎样样。

必须承认,微博热搜已成为中国意识形态领域一块举足轻重的阵地。很难想像纵容这块阵地仍然野蛮成长,以收割流量和投放为最高业务标准,中国互联网还能清寂气正。

从一开始,新浪官方就透漏,热搜榜单的呈离不开人工编辑的干预。热搜榜上个别位置可以售卖或“运作”,也仍然是业内公开的秘密。

所以,微博和热搜团队的价值导向和编辑能力,必须得到更多更高尺寸的关注。

新浪微博的服务器可以由于个别名星的突发情事而宕机,中国网民的脑部却不能宕机。

尽览一年来微博热搜,就跟上文提及的一样,不仅名星绯闻,就是情场、职场、街头的各类暗黑厮杀最有流量,也最能获得站方推荐。

我们以最近流行的“躺平”为例,在2021年5月,相关的热搜话题就有“拒绝躺平的86岁科学家”“俞敏洪劝年青人不能躺平”等,这种热搜其实情绪积极,但看其评论和带话题的微博,大多还是对“拒绝躺平”的讽刺。

这种纵然都来自网路用户的创作,但是必须追问:平台在获取流量利润以后,不仅抡起流量数据弹冠相庆,有没有过反省,有没有在业务考评中,加入正向价值和社会疗效的审视?

据我们对新浪微博在职和辞职人员的访谈,除非出了引起有关部门追责的营运车祸,否则绝大多数编辑岗的考评标准,核心指标就是流量、流量、流量。

在社交媒体草创年代,“毒鱼汤”和“丧文化”之所以能成山呼海啸之势,一是顺应了群体恐惧、偏执、恐惧等极端情绪;二来平台为了流量,刻意纵容,引导和监管责任松懈。

2021年6月15日起,中央网信办在全省范围内举办为期2个月的“清朗·‘饭圈’乱象治理”专项行动,重点严打5类“饭圈”乱象行为。

依据新浪网官方公告,新浪网清查“饭圈”乱象,是“在中央网信办、北京地委网信办的指导下”进行的。在此之前,新浪微博非常是热搜,已经成为“饭圈”的重灾区。

虽然,“饭圈”整治并不难,由于平台早就和演员、经纪公司、公关机构产生了某种共谋同生、俱荣俱损的关系。被割茴香的,只有这些以中学生为主体的粉丝们。与其说整治“饭圈”乱象,不如说是要求平台补仓吐肉,放过小孩们。

“饭圈”乱象整治的疗效,取决于平台自查自纠的力度。客观来说,只要任何一位演员能够通过“操作”登上热搜榜,“饭圈”就将顽疾继续。

更难治理的,还要数“丧圈”。

在热搜里的中国:

出身于通常家庭的,还是躺平吧,能省一口气是一口气;

你再努力学习,也不如邻座有个好爸爸;

办公室里,参杂着你不晓得的交际潜规则;

这个世界对胖男孩没一点好感;

别随意离婚=别离婚,更别生小孩;

女性生育成本太大,一生女儿就毁了;

家庭会伤人微博买热搜,母亲和舅舅都越来越反感;

中国父母最擅于PUA下一代;

老年人变坏了,坏人也变老了,远离她们;

贫苦限制了我的想像力,它让我这么难堪;

我发觉自己不再年青,却还是这么贫穷;

延后退职后,我们都将活得很难过,死得很难看;

……

上述话题,只是2020年6月至今,新浪热搜的很小一部份。归结为核心几句话:中国人很累,中国人是不快乐的,中国人相互防备,中国人之间没哪些共识。

如果数十上百年后,中国人以新浪热搜榜的清单,来衡量这个时代和她们的父母,会倍感温暖和光荣吗?甚至,她们会尊重这一代中国人吗?

我们通读了一年来9万条微博热搜,但凡能迸发人的负面情绪的内容,例如丧、躺平、暴戾、疑惧、敌视等,可以说是议程中的主流。其选题之妙、吸量之巧,看起来更像是人工刻意设置的议题,而非平台流量自我流动的结果。

这些流量就是“毒树之果”,社会的撕裂,从个人的不安和阴气开始,各人又汇入群体,找到跟自己更接近的那群人,相互加剧情绪,对立和排斥其他群体和社会。

如勒庞在《乌合之众》中所说,这些群体中,“每个人就会曝露出自己不遭到约束的一面。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哪些真相和理智,而是随大流、残忍、偏执和狂热,只晓得简单而极端的爱情。”

这些状况发酵下去,平台的流量和财务数据越来越好,钱是赚得越来越多。但社会和时代正式付出的代价,却实在无法想像。

虽然最严苛的批评者都承认,中国社会的整治和民生,正处于五千年来最好的时刻。中国,还在一天天显得更好。但微博热搜上的中国,却仍然丧而狡诈,乱而浮夸。中国,到底啥时侯惹怒了新浪微博?

THEEND

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