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视频近年来突然走红,吸引了众多人注意到其中的商业潜力,然而同时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。中新经纬的记者调查发现,短视频平台上出现了大量模仿明星的账号,这一现象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和深入思考。
高仿明星账号现象
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,充斥着众多模仿明星的账号。这些账号的头像和作品内容,几乎全都是明星的写真照片等素材。比如,有一个疑似靳东的账号,其发布的内容大多是靳东的写真,让粉丝误以为那是靳东本人的账号。这些账号涉及的明星众多,昵称与明星高度相关,有的甚至让人难以区分真假。这严重影响了普通用户的观看体验,让粉丝容易受到误导。同时,这也可能对明星本人的形象造成损害,带来诸多不良影响。
众多短视频平台都未能幸免于难。快手之外,其他平台也纷纷暴露出类似问题,即存在大量高仿明星视频账号。这种现象已相当普遍,众多高仿账号在视频海洋中潜藏,成为短视频行业中的不良现象。
账号养成与交易产业链
这些高仿账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。有的卖家声称,只需15天就能培养出一个拥有10万粉丝的高仿明星快手账号,并且愿意出售。账号的价格会随着粉丝数量的增加而上升快手买站一块钱100,例如,一个拥有超过100万粉丝的高仿林志颖快手账号“小志”,售价高达4.5万元。此外,还有卖家提供3000至5000粉丝不等的高仿账号进行销售。
所谓的养成流程,就是搜集明星素材,剪辑成作品发布。这样不明真相的用户就会注意到,进而关注并增加粉丝。更有卖家为了加速进程,不惜购买推广服务。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,大约10到30天就能培养出一个拥有10万粉丝的账号。在这个产业链中,还存在着专门的交易平台,比如鱼爪新媒这样的代售平台。据了解,该平台声称自己既不收购账号,也不培养账号,仅负责代售服务。
卖家经营策略与选择
卖家在经营这些仿冒账号时,自有其独到的方法。举例来说,在挑选素材时,他们倾向于避开那些流量较小的年轻明星,因为这类明星的粉丝群通常较为年轻,对假账号的识别能力较强。由此可知,他们在挑选模仿对象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,目的是为了降低被发现的几率。
卖家还会向那些想要涉足这一“领域”的人提供建议,比如可以先购买低价的新账号进行实践。这一做法暴露了该领域内部的一些交流方式和潜在的规则。这种经营手法虽然表面上看似聪明,但实际上却完全是以欺骗普通用户、误导粉丝关注为前提的。
对用户的误导
这些仿造账号对用户造成了极大的误导。有人误以为那是明星本人,进而进行关注、点赞和评论。例如,在仿靳东账号的作品评论区,就有用户充满感情地留言道:“谢谢你。”这显示出用户真的以为靳东本人正在管理这个账号,他们的感情受到了欺骗。对于粉丝来说,他们渴望关注的是真正的明星,而非这些冒牌账号。一旦被误导关注,他们可能会接收到错误信息,进而影响他们对明星及其作品的正确理解。
平台的监管
快手等平台实施了一些监管措施。记者以用户身份进行举报时,快手客服承诺会记录并核实情况,并表示将严格依照国家相关部门的要求处理违规行为。同时,他们也鼓励广大用户积极举报。然而快手买站一块钱100,这也暴露出一个问题:似乎只有用户主动发现并举报,平台才能处理那些高仿账号。那么,平台是否应该拥有更主动的监管和排查机制,这确实值得我们深思。如果平台能更加积极地发现并处理这些违规账号,或许就能避免更多用户受到误导。
未来的发展与规范方向
当前形势之下,短视频平台亟需关注并整治此类不良现象。必须不断优化监管体系,不能仅依赖用户举报,更要主动进行审查。对于这类仿冒账号,必须设定清晰的定义和相应的处罚办法。同时,对于交易平台,也应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。是否应当禁止这类仿冒明星账号的交易?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。
我想请教大家,在短视频平台上,大家是否也遭遇过类似被疑似仿冒账号误导的经历?期待大家能踊跃留言、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。